当非遗技艺遇见现代生活
7月9日,药学与检验学院阳光关爱志愿服务队携手医路同兴“小药箱”团队在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镇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手作体验活动。十余名小朋友在志愿者指导下,亲手制作传统艾草养生锤,在指尖技艺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匠心传承,手把手教学显温度
活动采用“三分组”协同模式。技艺教学组:专业示范艾草锤制作要诀,重点讲解“三指握距”“十字捆扎法”等核心技巧;现场指导组:一对一协助小朋友完成艾草整理、棉布包裹、麻绳固定等工序;影像记录组:全程捕捉孩子们专注制作的精彩瞬间。“原来捆扎力度这么讲究!”参与活动的乐乐小朋友兴奋地说。在志愿者引导下,孩子们通过“看——学——做”的沉浸式体验,不仅掌握了“松而不散,紧而不僵”的制作精髓,更体会到传统手工艺的匠心精神。



小锤子大用处,让非遗“活”在当下
这把小小的艾草锤,正敲开非遗传承的新篇章。本次活动以“手作体验”为纽带,让传统技艺从博物馆走进生活场景——孩子们在捆扎艾草时领悟“松紧有度”的匠心理念,在捶打体验中感受“艾香沁人”的中医智慧。当非遗不再只是橱窗里的展品,而成为能按摩肩颈的养生工具、传递温情的亲子手作,传统文化便真正“活”在了当下。
